音叉晶体如何提高稳定性

61109 0 2025-10-09

音叉晶体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类石英晶体谐振器。最常见的工作频率是32.768kHz。该频率等于2的15次方Hz,可通过二进制分频直接获得标准1Hz秒脉冲,因此适合作为钟表和实时时钟系统的计时基准。

除了钟表与RTC芯片,音叉晶振还应用于以下领域:

可穿戴设备:智能手表、健康手环

IoT节点:智能家居、低功耗传感器

医疗电子:便携式或植入式设备

车载电子:传感器、车机控制

频率稳定性与温度特性

石英需要按照特定角度切割成晶片。不同切割角度对应不同的振动模式、温度特性和频率特性。常见切割方式有:X-cut、Y-cut、AT-cut、BT-cut、SC-cut、NT-cut 等。

fdf3c84e-9a9c-11f0-8c8f-92fbcf53809c.png

32.768kHz音叉晶体一般采用的是XY-cut。其优点是能在kHz频率下获得稳定的机械谐振,并且功耗极低,非常适合便携设备和RTC 应用。其温度特性曲线方程为:

音叉晶体:-0.035ppmx(T-25)^2

贴片晶体:-0.04ppmx(T-25)^2

XY切石英的温频特性近似于抛物线型负二次函数。在25℃附近时性能最佳。偏离该点后,频率误差会随温度差的平方迅速增大。

NT-cut是一种优化音叉晶体切割方式,能获得更优异的温度特性,即更小的温度漂移。与传统XY-cut相比,NT-cut晶振的温度频率曲线更平缓,温漂更小,因此会在一些高精度RTC晶振中使用。

音叉晶体如何提高稳定性

32.768kHz音叉晶体以低功耗、易分频和成本低的优势成为RTC和低功耗定时系统的常用基础组件。然而,为满足不同应用的精度要求,音叉晶体通常结合RTC、TCXO、OCXO来提高稳定性。

RTC实时时钟

RTC的目的是在主系统断电时保持时间计数。大多数RTC依赖外部32.768kHz音叉晶体。内部分频将晶体信号转换为1Hz输出,用于秒计数。高精度RTC可能集成温度补偿或MEMS技术以提高稳定性。在日常电子设备、家电、物联网等低功耗场景可以看到这种搭配。

TCXO温补晶振

TCXO可以补偿晶体在不同温度下的频率漂移,提高稳定性。将稳定性提高至 ±0.5~2ppm。在中等精度需求的工业控制系统、消费电子设备中可以看到这种搭配。

OCXO恒温晶振

OCXO通过保持晶体在恒温环境下,实现超高稳定性。稳定性可达±0.01~0.1ppm。但是其功耗较高,不适合低功耗设备在高精度卫星通信、导航、科研仪器中可以看到这种搭配。

KOAN晶振的解决方案

若您需要针对具体应用的晶振选型建议和技术支持,欢迎随时联系我们,KOAN将为您提供专业、贴心的解决方案。我们提供无源晶振和有源晶振,覆盖多种规格尺寸,现货充足,以满足客户需求。我们的产品质量和技术处于行业领先水平。公司致力于精细化质量管理,以满足客户对高端产品的需求。

  • 随机文章
  • 热门文章
  • 热评文章